只有落后的技术和产品,没有落后的产业。传统生产力是基础,新质生产力是关键。新质生产力和传统生产力既存在替代关系,也存在互补关系。新兴技术为传统产业注入新的科技基因,体现出质态维度的“跃迁”。
新中国成立以来,我国建筑业持续快速发展,综合实力明显提升,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国建筑业步入新发展阶段,生产转向高质量发展,结构不断优化,支柱产业地位巩固,对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,我国正由“建造大国”向“建造强国”持续迈进。
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、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、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。发展新质生产力,起点是“新”,核心在“质”。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,承担着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,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,更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。发展建筑业新质生产力以新材料、新设备、新工艺、新技术“四新”为依托,从人、机、料、法、环“五大要素”入手,实现材料节能环保、低成本、高质量的目标。本文围绕“新材料”研发进行阐述。
如果在业务办理中遇到疑问,可以通过“北京市政务服务网”首页右侧点击“在线导办”,工作时间(工作日9:00-12:00,13:30-17:00)将由在线导办人员为您解答办理中的问题,非工作时间由智能服务助手进行自助解答。还可以通过拨打12345市民服务热线或进入“北京12345”微信公众号“民意直通-企业办事”栏留言进行咨询。
改革开放以来,中国城市经历飞速发展,在城市布局调整过程中实现了城市产业结构、用地性质、人口结构的变化,特别是城市中心区土地使用功能、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改变,使原有的城市基础设施难以负荷,经济与社会矛盾交织重叠。在城市规模扩张有限的背景下,城市发展进入“减量建设”与“产业升级”并存的时代,城市更新正在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增长点。
建筑业已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,当前,国家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,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,房地产市场受宏观调控趋于稳定。突如其来的疫情因素对施工进度造成影响,建筑企业近几年也遭遇了发展瓶颈,纷纷提出通过创新发展来提升经营效益。